胡毓芳:阡陌桑绿蕴华章,一枝一叶总关情

//www.fatcaddy.com/ 2024-07-18 09:30:50 来源:吴江统一战线

  胡毓芳,女,苏州吴江人,1969年生,无党派人士,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,高级经济师,苏州市政协十五届委员,市妇联兼职副主席,曾获全国劳动模范、全国三八红旗手、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、全国杰出创业女性、"全国农业创业创新第二批优秀带头人”、"江苏省乡土人才‘三带’名人"等荣誉。

  十年磨一丝

  从手工作坊到上市公司

  胡毓芳与丝绸有着天生的情缘,受到家乡文化和父母的熏陶,从小耳濡目染了育蚕种桑、织丝作绸,培养了她对丝绸的认知与喜爱。

  上世纪90年代初,胡毓芳辞去小学教师铁饭碗,投身商海,在震泽茧丝市场租下了三间小门面,靠着一张拉绵桌和4名女工开启了艰苦创业路。与绝大多数创业者一样,胡毓芳的太湖雪起步艰辛,但苦、累、难,都没有改变她那颗逐梦的心。针对蚕丝被容易板结变形、蚕丝夏被轻薄易脏等“卡脖子”难题,她四处学习取经,拜访丝绸前辈,并与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专家反复探讨,共建实验室,成功破解了传统难题。从此,蚕丝被的市场局面迅速打开。

  “我从事的是一根丝的实业。别人是十年磨一剑,我是十年磨一丝。”过去的20年中,凭借骨子里对蚕桑丝绸的挚爱,靠着苦干实干,胡毓芳一点一点地将太湖雪拉扯大,拥有了自己的厂房,成立太湖雪丝绸,跻身“中国十大丝绸品牌”,获评“江苏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”,并作为“新国货丝绸第一股”成功登陆北交所。

  做强新国货

  从产业振兴到文化振兴

  近年来,随着“国潮风”的兴起,新中式穿搭、国潮文创产品等持续走俏,许多沉淀着历史文化底蕴的企业也逐步迈向“年轻化”。在胡毓芳的带领下,太湖雪专注用匠心坚守“蚕丝”事业,以创意设计将中华传统文化、非遗技艺和江南丝绸文化充分融合,先后与苏州博物馆、大运河博物馆、颐和园、拙政园等开展跨界联名,衍生开发一系列兼具文化价值和时尚审美的丝绸文化精品。

  “在千百年的时间长河中,丝绸经久不衰,从一种纺织品转变为独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,也成为了潜藏在许多国人心底深处的文化记忆。”胡毓芳认为,作为一家传统民营企业,太湖雪丝绸有责任、有义务把这根丝融入国家战略,做中华传统丝绸文化的“弘扬者”和“传播人”。

  为此,太湖雪积极推动新国货品牌出海计划,与海外艺术家艺术版权合作的多项设计成果亮相米兰设计周,产品出口到欧美、日韩等数十个地区和国家,先后成为央视中秋晚会、中非民间论坛、世乒赛、苏迪曼杯等重大盛会活动与国际赛事的唯一指定丝绸礼品。

  情系桑梓地

  从同心创富到乡村振兴

  家乡,始终是胡毓芳事业进步的根。回报家乡,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富裕,被她当作应尽职责。围绕一棵桑、一只蚕、一粒茧、一根丝、一条蚕丝被,积极打造农旅文商融合发展的多元化蚕桑丝绸产业链,在传播传统丝绸文化的同时,给乡村振兴赋能助力。

  在太湖雪500亩高标准桑田示范区,通过农场化种植、机械化采摘、智能化操作、车间化喂养、集约化管理,效益提升3倍,一张蚕种收入从2千元增加到6千多元。

  立足新形势,为乡村留守人员开辟增收渠道,以产业工人形式吸纳入园务工,月均增收4600元。一个养蚕季,累计支付农民工人报酬超过30万元。同时,积极发展订单农业,努力调动蚕农养蚕积极性。邻村一农户一年两季养殖蚕种近1000张,家庭收入上了新台阶。

  在太湖雪的引领和推动下,震泽蚕丝产业成为兴农产业和富民产业,逐步形成了金花领衔、小花跟随、百花齐放,年产值达20亿元的产业集群,带动2万农民增收致富。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纺织网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纺织网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yuln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
相关报道

© 纺织网 China TexTile 版权所有 1998-